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9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科室、教研组、备课组:

经研究决定,2014-2015学年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年。为把这一活动引向深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关键,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为抓手,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目标任务

1.实现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纳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思考者和体验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2.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

3.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自学辅导式、小组合作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效内,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习得和巩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情感的陶冶和愉悦。

三、原则要求

遵循“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动一点,目标具体一点,特色突出一点”的总要求,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都要符合以下原则:

1.以学定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状况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兴趣、要求实施教学活动,以全体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进步为追求。

2以学评教。评价一堂课,主要看课堂上学生的情绪状态、活动时间、活动广度、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学会了多少。

3.合作互助。建设学习小组,倡导“合作式”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异质分组,组间竞争、组内互助学习。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交往和互动。

4.高效愉悦。通过课堂教学解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主动而愉悦。

5.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个性化辅助策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四、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5-8月,学校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召开动员会,印发课改文件和学习资料;政教处对课改年级的学生进行培训,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主学习。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课改计划,落实课改责任;教务处开展教师和学生培训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主攻目标。教科室采用征集优秀课例的形式,组织大家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

2.试点研讨阶段。2014年9-12月,开展新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内化与创新工作。围绕《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核心指标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我的课堂”构建研究》的 “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基本课堂结构,开展教研课、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活动深入研讨,要求人人每学期至少在教研组内开设一堂教研课。语文组需结合江苏省数字化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每一位语文教师本学期能依靠“未来教室”平台备课,能在“未来教室”上课。

3.学习反思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此阶段贯穿整个学年,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课改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织全校教师接受多媒体运用培训,不断对试点工作的得失进行阶段性小结,对课改工作进行部署。

4.强化实施阶段。2015年2-5月,组织“课改大家谈”论坛活动,继续组织校内的公开课展示、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开展区级优课评比活动,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参与编写《“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书稿。

5.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6-7月,各教研组完善本学科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汇编优秀征文和教学案例,形成经验总结;开展课改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后附三个相关附件,供参考。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2014年5月30日

附件1:

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各学校、各教研室: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调研并征求意见,现决定把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以下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

希望各单位结合学段实际、学科和课型特点,把以上三点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础要求,并使用好下列课堂教学评价表。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0131215

 

                  _______课堂教学评价表

______学科课题________________授课人__________评价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星期____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及说明

得分

学生表现

63

1. 有效先学(不影响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先学)9分

2.独立思考(学生有较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9分

3.适当合作(小组活动有组织、有机制、有展示、有评价、有效果)9分

4.主动交流(与老师、与同伴主动交流,学生大声讲、讲清楚)9分

5.大胆质疑(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9分

6.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表述)9分

7.善于归纳(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归纳性小结,学会积累课堂活动中的基本经验)9分

教师素质

25

1.内容科学(教学设计科学、学科特性鲜明)5分

2.善于引导(适时适度引导、杜绝灌输包办)5分

3.充分激励(激励机制完备、表扬鼓励恰当)5分

4.语言精练(语言形象简练、教态自然大方)5分

5.媒体恰当(媒体选用恰当、板书合理美观)5分

总体评价

12

合计得分

   在“总体评价”栏中填写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引导激励的整体印象,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和特别好的教学创意等。

附件2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

一、文化立校。把课堂的改革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上来思考。

1.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以师德完善者和改革创新者为导向,修订《学校章程》,以期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2.教学相长的课程文化。以“江苏省数字化高中语文课程基地”为抓手,构建数字化校园,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具有泛在意义的学习环境。

3.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以构建课堂新生态为原点,以“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为突破口,改造教与学的方式。

4.培植精神的德育文化。以“主题德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双翼,有效形成学习的内发动力机制。

二、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

1.“四步·三得·五特征”的课堂教学文化(简称“四··五课堂文化模式”),呼应南通市2014年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基本要求。其中,“四步”是课堂模型,“三得”是课堂机制,“五特征”是课堂追求的文化境界。

2.具体地:

“四步”,即“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a.       以导学案为载体,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b.      以合作互学为方式,形成学习的互补性;

c.       以问题情景为核心,形成学习的创造性;

d.      以激发潜能为旨归,形成学习的深刻性。

“三得”,即“学得·习得·悟得”

a.    自主地学→科学地练→独立地悟

b.    置于“窘境” →步入“佳境” →带入“新境”

c.    事实性知识是“筌”,方法性知识是“渔”,价值性知识是“渔网之纲”。

d.    强化“高概念”和“高感性”的共生效应。“高概念”,是指逻辑思维,“高感性”指形象思维,创新是二者共同作用之果。

“五特征”,即:

a.       给予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有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b.      给予学生创设激发自信的有表现欲的心理环境;

c.       给予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

d.      给予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有体验性的实践机会;

e.       给予学生创设参与展示的有探究性的时空。

附件3:

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个教学模式(网络资料整理)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丑小鸭如何变天鹅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科室、教研组、备课组:

经研究决定,2014-2015学年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年。为把这一活动引向深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关键,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为抓手,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目标任务

1.实现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纳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思考者和体验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2.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

3.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自学辅导式、小组合作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效内,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习得和巩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情感的陶冶和愉悦。

三、原则要求

遵循“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动一点,目标具体一点,特色突出一点”的总要求,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都要符合以下原则:

1.以学定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状况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兴趣、要求实施教学活动,以全体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进步为追求。

2以学评教。评价一堂课,主要看课堂上学生的情绪状态、活动时间、活动广度、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学会了多少。

3.合作互助。建设学习小组,倡导“合作式”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异质分组,组间竞争、组内互助学习。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交往和互动。

4.高效愉悦。通过课堂教学解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主动而愉悦。

5.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个性化辅助策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四、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5-8月,学校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召开动员会,印发课改文件和学习资料;政教处对课改年级的学生进行培训,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主学习。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课改计划,落实课改责任;教务处开展教师和学生培训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主攻目标。教科室采用征集优秀课例的形式,组织大家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

2.试点研讨阶段。2014年9-12月,开展新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内化与创新工作。围绕《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核心指标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我的课堂”构建研究》的 “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基本课堂结构,开展教研课、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活动深入研讨,要求人人每学期至少在教研组内开设一堂教研课。语文组需结合江苏省数字化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每一位语文教师本学期能依靠“未来教室”平台备课,能在“未来教室”上课。

3.学习反思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此阶段贯穿整个学年,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课改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织全校教师接受多媒体运用培训,不断对试点工作的得失进行阶段性小结,对课改工作进行部署。

4.强化实施阶段。2015年2-5月,组织“课改大家谈”论坛活动,继续组织校内的公开课展示、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开展区级优课评比活动,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参与编写《“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书稿。

5.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6-7月,各教研组完善本学科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汇编优秀征文和教学案例,形成经验总结;开展课改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后附三个相关附件,供参考。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2014年5月30日

附件1:

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各学校、各教研室: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调研并征求意见,现决定把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以下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

希望各单位结合学段实际、学科和课型特点,把以上三点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础要求,并使用好下列课堂教学评价表。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0131215

 

                  _______课堂教学评价表

______学科课题________________授课人__________评价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星期____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及说明

得分

学生表现

63

1. 有效先学(不影响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先学)9分

2.独立思考(学生有较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9分

3.适当合作(小组活动有组织、有机制、有展示、有评价、有效果)9分

4.主动交流(与老师、与同伴主动交流,学生大声讲、讲清楚)9分

5.大胆质疑(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9分

6.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表述)9分

7.善于归纳(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归纳性小结,学会积累课堂活动中的基本经验)9分

教师素质

25

1.内容科学(教学设计科学、学科特性鲜明)5分

2.善于引导(适时适度引导、杜绝灌输包办)5分

3.充分激励(激励机制完备、表扬鼓励恰当)5分

4.语言精练(语言形象简练、教态自然大方)5分

5.媒体恰当(媒体选用恰当、板书合理美观)5分

总体评价

12

合计得分

   在“总体评价”栏中填写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引导激励的整体印象,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和特别好的教学创意等。

附件2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

一、文化立校。把课堂的改革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上来思考。

1.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以师德完善者和改革创新者为导向,修订《学校章程》,以期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2.教学相长的课程文化。以“江苏省数字化高中语文课程基地”为抓手,构建数字化校园,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具有泛在意义的学习环境。

3.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以构建课堂新生态为原点,以“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为突破口,改造教与学的方式。

4.培植精神的德育文化。以“主题德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双翼,有效形成学习的内发动力机制。

二、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

1.“四步·三得·五特征”的课堂教学文化(简称“四··五课堂文化模式”),呼应南通市2014年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基本要求。其中,“四步”是课堂模型,“三得”是课堂机制,“五特征”是课堂追求的文化境界。

2.具体地:

“四步”,即“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a.       以导学案为载体,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b.      以合作互学为方式,形成学习的互补性;

c.       以问题情景为核心,形成学习的创造性;

d.      以激发潜能为旨归,形成学习的深刻性。

“三得”,即“学得·习得·悟得”

a.    自主地学→科学地练→独立地悟

b.    置于“窘境” →步入“佳境” →带入“新境”

c.    事实性知识是“筌”,方法性知识是“渔”,价值性知识是“渔网之纲”。

d.    强化“高概念”和“高感性”的共生效应。“高概念”,是指逻辑思维,“高感性”指形象思维,创新是二者共同作用之果。

“五特征”,即:

a.       给予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有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b.      给予学生创设激发自信的有表现欲的心理环境;

c.       给予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

d.      给予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有体验性的实践机会;

e.       给予学生创设参与展示的有探究性的时空。

附件3:

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个教学模式(网络资料整理)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丑小鸭如何变天鹅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科室、教研组、备课组:

经研究决定,2014-2015学年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年。为把这一活动引向深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关键,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为抓手,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目标任务

1.实现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纳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思考者和体验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2.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

3.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自学辅导式、小组合作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效内,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习得和巩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情感的陶冶和愉悦。

三、原则要求

遵循“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动一点,目标具体一点,特色突出一点”的总要求,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都要符合以下原则:

1.以学定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状况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兴趣、要求实施教学活动,以全体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进步为追求。

2以学评教。评价一堂课,主要看课堂上学生的情绪状态、活动时间、活动广度、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学会了多少。

3.合作互助。建设学习小组,倡导“合作式”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异质分组,组间竞争、组内互助学习。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交往和互动。

4.高效愉悦。通过课堂教学解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主动而愉悦。

5.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个性化辅助策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四、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5-8月,学校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召开动员会,印发课改文件和学习资料;政教处对课改年级的学生进行培训,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主学习。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课改计划,落实课改责任;教务处开展教师和学生培训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主攻目标。教科室采用征集优秀课例的形式,组织大家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

2.试点研讨阶段。2014年9-12月,开展新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内化与创新工作。围绕《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核心指标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我的课堂”构建研究》的 “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基本课堂结构,开展教研课、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活动深入研讨,要求人人每学期至少在教研组内开设一堂教研课。语文组需结合江苏省数字化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每一位语文教师本学期能依靠“未来教室”平台备课,能在“未来教室”上课。

3.学习反思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此阶段贯穿整个学年,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课改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织全校教师接受多媒体运用培训,不断对试点工作的得失进行阶段性小结,对课改工作进行部署。

4.强化实施阶段。2015年2-5月,组织“课改大家谈”论坛活动,继续组织校内的公开课展示、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开展区级优课评比活动,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参与编写《“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书稿。

5.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6-7月,各教研组完善本学科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汇编优秀征文和教学案例,形成经验总结;开展课改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后附三个相关附件,供参考。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2014年5月30日

附件1:

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各学校、各教研室: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调研并征求意见,现决定把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以下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

希望各单位结合学段实际、学科和课型特点,把以上三点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础要求,并使用好下列课堂教学评价表。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0131215

 

                  _______课堂教学评价表

______学科课题________________授课人__________评价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星期____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及说明

得分

学生表现

63

1. 有效先学(不影响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先学)9分

2.独立思考(学生有较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9分

3.适当合作(小组活动有组织、有机制、有展示、有评价、有效果)9分

4.主动交流(与老师、与同伴主动交流,学生大声讲、讲清楚)9分

5.大胆质疑(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9分

6.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表述)9分

7.善于归纳(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归纳性小结,学会积累课堂活动中的基本经验)9分

教师素质

25

1.内容科学(教学设计科学、学科特性鲜明)5分

2.善于引导(适时适度引导、杜绝灌输包办)5分

3.充分激励(激励机制完备、表扬鼓励恰当)5分

4.语言精练(语言形象简练、教态自然大方)5分

5.媒体恰当(媒体选用恰当、板书合理美观)5分

总体评价

12

合计得分

   在“总体评价”栏中填写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引导激励的整体印象,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和特别好的教学创意等。

附件2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

一、文化立校。把课堂的改革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上来思考。

1.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以师德完善者和改革创新者为导向,修订《学校章程》,以期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2.教学相长的课程文化。以“江苏省数字化高中语文课程基地”为抓手,构建数字化校园,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具有泛在意义的学习环境。

3.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以构建课堂新生态为原点,以“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为突破口,改造教与学的方式。

4.培植精神的德育文化。以“主题德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双翼,有效形成学习的内发动力机制。

二、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

1.“四步·三得·五特征”的课堂教学文化(简称“四··五课堂文化模式”),呼应南通市2014年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基本要求。其中,“四步”是课堂模型,“三得”是课堂机制,“五特征”是课堂追求的文化境界。

2.具体地:

“四步”,即“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a.       以导学案为载体,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b.      以合作互学为方式,形成学习的互补性;

c.       以问题情景为核心,形成学习的创造性;

d.      以激发潜能为旨归,形成学习的深刻性。

“三得”,即“学得·习得·悟得”

a.    自主地学→科学地练→独立地悟

b.    置于“窘境” →步入“佳境” →带入“新境”

c.    事实性知识是“筌”,方法性知识是“渔”,价值性知识是“渔网之纲”。

d.    强化“高概念”和“高感性”的共生效应。“高概念”,是指逻辑思维,“高感性”指形象思维,创新是二者共同作用之果。

“五特征”,即:

a.       给予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有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b.      给予学生创设激发自信的有表现欲的心理环境;

c.       给予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

d.      给予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有体验性的实践机会;

e.       给予学生创设参与展示的有探究性的时空。

附件3:

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个教学模式(网络资料整理)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丑小鸭如何变天鹅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科室、教研组、备课组:

经研究决定,2014-2015学年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年。为把这一活动引向深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关键,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为抓手,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目标任务

1.实现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纳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思考者和体验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2.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

3.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自学辅导式、小组合作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效内,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习得和巩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情感的陶冶和愉悦。

三、原则要求

遵循“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动一点,目标具体一点,特色突出一点”的总要求,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都要符合以下原则:

1.以学定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状况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兴趣、要求实施教学活动,以全体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进步为追求。

2以学评教。评价一堂课,主要看课堂上学生的情绪状态、活动时间、活动广度、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学会了多少。

3.合作互助。建设学习小组,倡导“合作式”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异质分组,组间竞争、组内互助学习。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交往和互动。

4.高效愉悦。通过课堂教学解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主动而愉悦。

5.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个性化辅助策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四、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5-8月,学校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召开动员会,印发课改文件和学习资料;政教处对课改年级的学生进行培训,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主学习。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课改计划,落实课改责任;教务处开展教师和学生培训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主攻目标。教科室采用征集优秀课例的形式,组织大家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

2.试点研讨阶段。2014年9-12月,开展新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内化与创新工作。围绕《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核心指标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我的课堂”构建研究》的 “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基本课堂结构,开展教研课、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活动深入研讨,要求人人每学期至少在教研组内开设一堂教研课。语文组需结合江苏省数字化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每一位语文教师本学期能依靠“未来教室”平台备课,能在“未来教室”上课。

3.学习反思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此阶段贯穿整个学年,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课改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织全校教师接受多媒体运用培训,不断对试点工作的得失进行阶段性小结,对课改工作进行部署。

4.强化实施阶段。2015年2-5月,组织“课改大家谈”论坛活动,继续组织校内的公开课展示、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开展区级优课评比活动,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参与编写《“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书稿。

5.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6-7月,各教研组完善本学科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汇编优秀征文和教学案例,形成经验总结;开展课改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后附三个相关附件,供参考。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2014年5月30日

附件1:

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各学校、各教研室: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调研并征求意见,现决定把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以下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

希望各单位结合学段实际、学科和课型特点,把以上三点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础要求,并使用好下列课堂教学评价表。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0131215

 

                  _______课堂教学评价表

______学科课题________________授课人__________评价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星期____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及说明

得分

学生表现

63

1. 有效先学(不影响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先学)9分

2.独立思考(学生有较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9分

3.适当合作(小组活动有组织、有机制、有展示、有评价、有效果)9分

4.主动交流(与老师、与同伴主动交流,学生大声讲、讲清楚)9分

5.大胆质疑(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9分

6.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表述)9分

7.善于归纳(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归纳性小结,学会积累课堂活动中的基本经验)9分

教师素质

25

1.内容科学(教学设计科学、学科特性鲜明)5分

2.善于引导(适时适度引导、杜绝灌输包办)5分

3.充分激励(激励机制完备、表扬鼓励恰当)5分

4.语言精练(语言形象简练、教态自然大方)5分

5.媒体恰当(媒体选用恰当、板书合理美观)5分

总体评价

12

合计得分

   在“总体评价”栏中填写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引导激励的整体印象,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和特别好的教学创意等。

附件2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

一、文化立校。把课堂的改革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上来思考。

1.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以师德完善者和改革创新者为导向,修订《学校章程》,以期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2.教学相长的课程文化。以“江苏省数字化高中语文课程基地”为抓手,构建数字化校园,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具有泛在意义的学习环境。

3.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以构建课堂新生态为原点,以“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为突破口,改造教与学的方式。

4.培植精神的德育文化。以“主题德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双翼,有效形成学习的内发动力机制。

二、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

1.“四步·三得·五特征”的课堂教学文化(简称“四··五课堂文化模式”),呼应南通市2014年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基本要求。其中,“四步”是课堂模型,“三得”是课堂机制,“五特征”是课堂追求的文化境界。

2.具体地:

“四步”,即“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a.       以导学案为载体,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b.      以合作互学为方式,形成学习的互补性;

c.       以问题情景为核心,形成学习的创造性;

d.      以激发潜能为旨归,形成学习的深刻性。

“三得”,即“学得·习得·悟得”

a.    自主地学→科学地练→独立地悟

b.    置于“窘境” →步入“佳境” →带入“新境”

c.    事实性知识是“筌”,方法性知识是“渔”,价值性知识是“渔网之纲”。

d.    强化“高概念”和“高感性”的共生效应。“高概念”,是指逻辑思维,“高感性”指形象思维,创新是二者共同作用之果。

“五特征”,即:

a.       给予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有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b.      给予学生创设激发自信的有表现欲的心理环境;

c.       给予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

d.      给予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有体验性的实践机会;

e.       给予学生创设参与展示的有探究性的时空。

附件3:

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个教学模式(网络资料整理)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丑小鸭如何变天鹅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