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之重 高三(4)班 陈成(顾红梅老师 点评)
自我画像: 享受乡村童年,习惯城市学涯。写作即旅程,心灵的旅游,仰望星空的距离,流离草原的狂野。从一首三行诗开始的触动到感动于浸润在文字里的点点滴滴。懂得感动的人才明白平淡的重要,才能写出挚真的文字。 砚台之重 高三(4)班 陈成 安徽砚台久负盛名,其重可比黄山,其墨之黑亮可照人心。 曾有幸见过一位雕刻大师雕砚,温润的手掌抚过山石,不过多久,砚台成型,标价上万。因其高雅之意,不顾高价的大有人在,于是便派生出日夜去深山挖斫的劳工,也出现了山底尽是孔洞的“奇观”。 这砚台到底是为读书而磨,还是为名利而雕;这墨香到底是文人的书卷气还是追名逐利的铜臭味?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瞿秋白的砚台中盛放的是一颗哲人之心。人们看他本就是一座凌然平原之上的高山,雄奇俊伟。在多余的话中的瞿秋白更让人们看到一座临深渊的高山,林啸猿鸣,直击人心。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他深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理。李冰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把强悍奔腾的水引入民间,一直绵绵流淌了两千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干。他死于两千年前,可他的都江堰至今都是世界范围内的水利工程之珍宝,他这点学问,永远水汽淋漓,而后于他而厚于他的不知多少的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的无法翻阅。他的砚台里翻涌着的轰鸣江水便是他至圣至善的遗言。各路官员,痛乎哀哉! 读书礼仪谁兼具?古今中西子竟通!钱锺书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标识。一本管锥编,承载着钱先生寂静的一生,一本围城,叙述着钱先生质朴纯真的人生理念。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想冲进去,城里的想逃出来,钱老正因为不为名利,真诚坦荡才看清了这围城。磨一生寂静于清砚,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 于是你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你发现每张尴尬的便利贴都能天衣无缝的合在自己身上。你没有名人的勾心斗角,你没有官员的尔虞我诈。日复一日,你挤地铁挤到肋骨发痛,只为那些通勤奖;月复一月,你拿着微薄的工资,却只能仰望房价一涨再涨;年复一年,没有感情的归宿,只为晋升的机会,你一直为名利追逐,忘我的追逐,你不知山中岁月的静好,只知辇中风光的繁荣,所以你不要海上心情的坚守,只是你不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的道理。 很久以前,砚台承载着读书人的梦境之花,现在放在砚台中的是我们斑驳的杂心。 还有多少砚台能够安静地陪伴在主人身边,挑灯夜读? 老师点评: 浓厚的文化气息,信手拈来的文学素材,老道精炼的语言表述…… 通过对当下砚台之利大于砚台之实的批判,旁征博引,以瞿秋白、李冰和钱钟书正面论证重内心的坚守,轻名利的论点。再反思当前人们为名为利所累的现实,最后通过首尾的呼应,以形象的语言--还有多少砚台能够安静地陪伴在主人身边,挑灯夜读?道出了作者的心声。 (顾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