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及其反思(王桂玲)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及其反思
王桂玲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稳态与环境”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融进必修3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理解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知识的基础,对学好“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章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学情分析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课程中涉及较少。初中新课程仅仅就人体中八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简单的介绍,但因初中学生初二下学期会考结束后就没有再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生物知识,间隔时间较长,印象也不是很深刻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回忆相关知识。由于笔者执教的班级是选修生物的班级,相对而言,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要浓烈些。通过初中阶段已学习到的人体几大系统功能,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是特别难。
3 设计思想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是比较好理解的。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相对于前者要难理解些。教师借助一些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技能训练,学生既能领悟出模型方法,又能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学习了知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启发教学理念,并配以一些图片、动画、探究实验等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抽象的情景更为直观和真实,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5 教学重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 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学案。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内容。依据学生的先学情况,考虑实施后教的策略。
6.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的工作环境。提出问题:视频中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他们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大量出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淡盐水?这样使学生知道人体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引出本章课题。
教师借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通过提问:那男人是不是水做的呢?引起学生的关注。出示资料:成年男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成年女性体内的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50%,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79%。教师顺势提出体液的概念。
设计理念:让学生体会这些人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
6.2 挖掘已有知识,切入主题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正文前三段内容,观察视频:草履虫、血液中的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思考并讨论二者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一般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教师引出本节课题:细胞生活的环境。
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放眼于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广阔视角。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很好的衔接必修1《分子与细胞》,充分调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经验,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3 联系生活,构建核心概念——内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手脚磨出的水泡情景,思考水泡中的液体来源于哪里。并展示血浆的实物,出示内环境的示意图,要求学生尝试归纳体液的组成和内环境的组成。
设计理念:生活化的事例,更加有益于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有感性认识。
6.4 学习内环境的组成
教师用动画演示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之间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尝试构建概念图。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归纳出生命起源于海洋,尝试从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之间联系的角度分析三者成分的差异。
设计理念: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归纳贯穿于教学中,将单调的知识串成知识链,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6.5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内环境理化性质之一是渗透压,拓展组织水肿的相关知识。教师设置疑问:为什么蚊子咬了会起疱,过段时间疱为何又消失?为何婴幼儿食用劣质奶粉后会变成大头娃娃?
设计理念:教学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教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源于生活,再用学到的知识回归生活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6.6 讨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用模式化的方法模拟和展示人体细胞、内环境以及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大致过程。质疑:我们每天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这样的营养物质是如何到达组织细胞的呢?引导学生回顾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相关知识,展开讨论。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设计理念: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必然要去探究、交流和学习,而且学生做了之后印象一定非常深刻。这样对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生物的科学素养有很大帮助的。
7 教学反思
高二年级的学生有了显著的认知特点,思维也比较活跃,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学习方法和技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懂得关注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必修1和必修2,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作为选修生物的学生,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浓厚性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本节知识。学生课前学案完成的较好,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语言概括能力很欠缺,又由于一些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较大,虽然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尽量让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以便于学生领会。但在同学们思考用连线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不知道细胞内液跟组织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在课堂知识小结时,我又再次把这部分的课件回放了一下,加以点拨。
发表在《中学生物学》第28卷第10期(2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