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科室、教研组、备课组: 经研究决定,2014-2015学年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年。为把这一活动引向深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关键,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为抓手,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目标任务 1.实现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纳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思考者和体验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2.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 3.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自学辅导式、小组合作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效内,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习得和巩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情感的陶冶和愉悦。 三、原则要求 遵循“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动一点,目标具体一点,特色突出一点”的总要求,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都要符合以下原则: 1.以学定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状况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兴趣、要求实施教学活动,以全体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进步为追求。 2.以学评教。评价一堂课,主要看课堂上学生的情绪状态、活动时间、活动广度、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学会了多少。 3.合作互助。建设学习小组,倡导“合作式”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异质分组,组间竞争、组内互助学习。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交往和互动。 4.高效愉悦。通过课堂教学解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主动而愉悦。 5.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个性化辅助策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四、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5-8月,学校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召开动员会,印发课改文件和学习资料;政教处对课改年级的学生进行培训,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主学习。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课改计划,落实课改责任;教务处开展教师和学生培训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主攻目标。教科室采用征集优秀课例的形式,组织大家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 2.试点研讨阶段。2014年9-12月,开展新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内化与创新工作。围绕《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 核心指标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我的课堂”构建研究》的 “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基本课堂结构,开展教研课、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活动深入研讨,要求人人每学期至少在教研组内开设一堂教研课。语文组需结合江苏省数字化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每一位语文教师本学期能依靠“未来教室”平台备课,能在“未来教室”上课。 3.学习反思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此阶段贯穿整个学年,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课改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织全校教师接受多媒体运用培训,不断对试点工作的得失进行阶段性小结,对课改工作进行部署。 4.强化实施阶段。2015年2-5月,组织“课改大家谈”论坛活动,继续组织校内的公开课展示、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开展区级优课评比活动,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参与编写《“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书稿。 5.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6-7月,各教研组完善本学科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汇编优秀征文和教学案例,形成经验总结;开展课改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后附三个相关附件,供参考。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2014年5月30日 附件1:
附件3:天星湖中学基于文化立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简案 一、文化立校。把课堂的改革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上来思考。 1.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以师德完善者和改革创新者为导向,修订《学校章程》,以期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2.教学相长的课程文化。以“江苏省数字化高中语文课程基地”为抓手,构建数字化校园,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具有泛在意义的学习环境。 3.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以构建课堂新生态为原点,以“我的课堂构建研究”为突破口,改造教与学的方式。 4.培植精神的德育文化。以“主题德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双翼,有效形成学习的内发动力机制。 二、个性鲜明的课堂文化 1.“四步·三得·五特征”的课堂教学文化(简称“四·三·五课堂文化模式”),呼应南通市2014年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基本要求。其中,“四步”是课堂模型,“三得”是课堂机制,“五特征”是课堂追求的文化境界。 2.具体地: ①“四步”,即“预学→合作→探究→生成”。 a. 以导学案为载体,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b. 以合作互学为方式,形成学习的互补性; c. 以问题情景为核心,形成学习的创造性; d. 以激发潜能为旨归,形成学习的深刻性。 ②“三得”,即“学得·习得·悟得” a. 自主地学→科学地练→独立地悟 b. 置于“窘境” →步入“佳境” →带入“新境” c. 事实性知识是“筌”,方法性知识是“渔”,价值性知识是“渔网之纲”。 d. 强化“高概念”和“高感性”的共生效应。“高概念”,是指逻辑思维,“高感性”指形象思维,创新是二者共同作用之果。 ③“五特征”,即: a. 给予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有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b. 给予学生创设激发自信的有表现欲的心理环境; c. 给予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 d. 给予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有体验性的实践机会; e. 给予学生创设参与展示的有探究性的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