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家庭因素浅说
青少年教育家庭因素浅说 羌松延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然而,不少调查以及我们工作的实践经验显示,很多青少年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艮个性特征,家庭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 一、运用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孩子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现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孩子独立性培养。天中有些家长早的5:3 0到校,晚的1 0点多离开,不愿放手让孩子过相对独立的生活,心情可以理解,方法并不适当,可能会贻误孩子(举一龚的例子)。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遍。如一个女孩 的裙子被别人摆了一下,她冲上去抓别人的脸,老师刚要准备和她谈谈,她就大声哭着说: “我爸爸知道你批评我,会心疼的。" 而家长知道这事后,却一笑了之。几年前,我区某小学一位女同学因为不耐烦班委对她的管理,猛然间跳上去卡住对方的脖子,惊呆了在场所有的人,当她的母亲赶到后仍然认为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就是因为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使孩子形成任性、脾气暴躁甚至富有攻击性。家庭教育方式不适当的另一种情况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话 题漠不关心,如孩子在家中谈论学校或身边的开心事或问一些问题,家长嫌烦,不理睬。孩子感受不到情绪上的快乐和满足,长久下去自然会冷淡,严重者疏远父母,渐渐孤僻。 有的家长听了,会不以为然: “我不容忍小孩的,怎么没效果呢?”问题大概在于—— 二、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每一个父母都应知道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个榜样就是你,不要以为在家里,言谈举止就无所顾及。我们南通人说“有样学样”,讲的就是孩子对家长的言行有很强的模仿效果。文革时“龙生龙”的说法从遗传学角度说固然荒谬,但从环 境影响的角度说是有其科学性的。例如,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事情不介意,得过且过,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另外,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见了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的战争,感到很害怕,会变得非常胆小,我校几位学生成了夫妻离婚大仗的武器,孩子对于“选边站”抉择痛苦,学校非常忧心,但劝说、调解无济于事。也有孩子由于受家庭战争之苦,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我们本地最普遍的现象是,家长来来小胡、喝喝小酒,忙的时侯不管小孩,烦的时候大声训斥,这样的家长自然毫无威信可言、说话大打折扣。所以,孩子身上发现问题,家长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为不当之处,并且要做到以身作则。 洛克的《教育学漫话》一书中说: “儿童的举止大部分是模仿得来的。"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一书中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这是首先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要让孩子为家庭尽义务,首先当父母的要为家庭尽好义务。在这点上,父母要作出榜样。比如我对父母做到尊重、体贴,看到老人要吃什么,就主动去买;只要老人有什么要求,我会想尽办法做到;知道老人身体欠安,就马上回家陪老人去看病。女儿看在眼里,就跟着学样,平时,我们上街购物,女 儿总会提出给奶奶她们买点什么,7月初我回家看我的爷爷,女儿竟然带了好几样东西给他,其中有我爷爷最爱吃的橘子罐头。女儿今年才上初一,但她已慢慢学会对老人尽一份孝心,有句俗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最具体、最有说服力的榜样0 4年前我与其他老师分享了一篇学生作文,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可怕”或“恐怖”,看的时侯我们直冒冷汗,最难忘的一段是“即使我的奶奶现在死去也难解我的心头之恨,埋到地下我也要挖出碎尸万段” 我们对日本鬼子也有以德报怨的宽容之心,我不理解对自己的亲奶奶何来这样的深仇大恨?以我的推断:是其母亲把家庭矛盾暴露在子女面前,并且播下仇恨的种子,这样的教育结果最大的受害者将是这对母子。须知: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另外,家长在子女面前发牢骚或暴露社会的阴暗面也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绝对无益。 当然,谁都想自己是个好父母,许多父母也知道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有多么重要。然而,有些时候,父母特别不想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不经意间却发生在自己身上,结果,好父母无意中就做了孩子的坏榜样。你有下面这些言行吗?坚决地与自己的坏习惯“再见”,你就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完美父母”。 1、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要知道: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个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须知: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就可能对其他人说粗话、脏话。 3、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孩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溜冰鞋等等都照给不误,从没想过叫他(她)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我们过去受苦,现在一定要给孩子幸福。须知: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想要得到,不懂得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应该让孩子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即使条件优越也应该克服索 要无度的现象,如零食3 0元,文具5 0元,哪怕适当提高标准,但必须有计划支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孩子的理财思想。 4、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 “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需要提醒的是: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5、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一点校事与他人吵架甚至动手。 6、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o要知道: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三、 统一家长的主要教育观点 孩子的世界应当由爱、温存、体贴关怀和欢乐组成。家庭成员对宝宝的要求一定要保持一致。尤其是老人们跟年轻的父母之间的教育观要协调一致,由于老人们的“隔辈疼”往往使我们的孩子容易钻空子,在父母和爷爷奶奶面前的表现不一致,而导致反抗期的表现更加突出。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教育观点要保持一致。如: 吃饭时间到了,孩子却又玩又闹,不好好吃东西。妈妈要管,爸爸却说“随他去吧,小孩子,饿了就会回到餐桌旁的o" 结果,饭后妈妈好不容易把一切收拾干净,一扭身却见儿子用一双脏手在厨房里的菜盘子里抓着吃。母亲当然不能允许,父亲却说,“饭还没有凉,让他去吃好了。”这种情况下,孩子认为父亲才是自己的救星,妈妈居然不让自己吃饭,真不是一个好妈妈。以后每当做了不应该的事都要向爸求救,只要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爸爸,爸爸就会为他解围,妈妈一点办法没有。妈妈反倒没了地位,没有了说话的余地。 这位父亲所表现出的一切并不体现教育和指导的意义,而是有意偏袒、庇护,是一种溺爱。往往母亲正费力纠正的毛病,被爸爸一个赞许的眼神给肯定了。父母在教子问题上不能很好地沟通,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难以协调,孩子无形中对个别亲人产生过分的依赖,反正有爸爸撑腰,有爸爸管着、护着,妈妈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从此放任自流。孩子在父亲的支持下打败了母亲,挫败了母亲纠正他错误行为的意图,助长了孩子的错误倾向。 有的家庭恰恰相反,父亲严厉管教,母亲却时时流露出对孩子的一种歉意,父亲刚刚教训完,孩子哭泣的泪还没干,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将孩子叫到另一间屋中,又是给好吃的,又是拥抱,竭尽哄骗逗乐之法,仿佛孩子接受的不是教育而是无端的责难和惩罚。 归根到底:父母的教育观点要一致,要使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错误是无人袒护的,从而消除孩子依赖心理。 四、避免成人视角看待问题 (1)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而有些家长看待这些事情的角度却有问题。如看到老师让孩子劳动而自己在旁边监督,家长认为这样的劳动老师自己不参与,学生也不用干。家长从成人的角度认为这是对孩子不公平,而学生自己认为这是集体活动,应该参加。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孩子的感受完全相反,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长大以后就学会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偷懒耍滑。 (2)教育孩子切忌苛刻,有这样一批父母:对待工作,他们追求完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对待孩子,他们也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同样成功。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怕孩子误入歧途,对孩子要求更加严格。但是,教育孩子过分苛刻,孩子容易患强迫症。有的父母自己就是完美主义者,从怀孕时就开始注意健康饮食、胎教,让孩子上“贵族”幼儿园,进行双语教育,在家中只能说英语,不许用汉语交流。孩子的周末比平常还忙:上钢琴班、英语班、奥数班……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生活上要求孩子循规蹈矩,如被子要叠得整齐、坐姿要端正、写字要工整、饮食要注意绝对卫生….. 在这样完美要求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做事认真,成绩超人,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但是,进入青春期后,长期形成的完美习惯就会变本加厉,导致强迫症。有的孩子做作业稍有涂改,就全部撕掉重做;做题速度越来越慢,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检查,甚至考试时做不完题目;更有甚者.走在路上反复数脚下的地砖而经常迟到。 青春期不仅是生理上发育的阶段,也是心理上的转折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一些少男少女开始变得对自己不满意了,无论身材、长相,还是学识能力,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希望能通过努力使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变得更好、更完美。父母完美主义的教育,也促使孩子产生不现实的苛求完美的心理,使孩子对自我的价值心存疑惑,无论做得多么好,他们都不相信自己,这种认知习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我同学的侄女在名校,一直优秀现在压力很大,家长及时疏导。因此,教育孩子时应暗示:既要看到他人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绝不能为自己的弱点唏嘘哀叹,相反,要学会悦纳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有优势的一面,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3)父母的期望也需要“目标管理” 这里要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问题。在商业中有“目标管理”这样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公司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工作,并根据这个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整个工作都是为达到目标而服务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如同公司的远期目标一样,没有期望是不可能的,但是期望也要适合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令孩子真心乐意接受,并且随时为孩子达成目标提供帮助。 我读初中时有一位本家高中学生,几乎每天与我一起上学,他父亲是地方名医,毕业于名牌大学,对儿子有极高的期望:成为全班学习最好的学生,并且顺利升入大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他的实际状况却是,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所以父亲的期望对他来说,造成很大的压力。埋头读书,不敢听《岳飞传》,录取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后不久,因精神错乱回家。 现在尽管许多家长煞费苦心地启发、引导孩子“努力学习”,但是这个“努力”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因为目标过高,不切实际。我在1 8年的教育工作中接触过的不少孩子的家长,许多家长抱怨: “我的孩子学习不好,就是因为不努力,其实凭他的聪明,只要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上去的o" 但是,很遗憾,我不得不告诉这些含辛茹苦的父母们,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孩子实际的学习状况,帮助他找到学习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指导,那么“努力学习”就成了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孩子面对这句话时的感觉,会犹如一个普通单位的领导,突然让职工去造一枚原子弹时,职工的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一样。 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期望时的时候,切忌“用点功”“好好学”这样空泛的说教,一定要做到小而实际。首先,期望的内容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后,根据孩子的实际而做出的。而且,无论我们对孩子最终的期望是怎样的,但是对孩子表达出来的内容却是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到”的目标。这就如同一家公司每年虽然需要制订宏伟的年度计划,但是这个长远的年度计划,却是由季度、月度、周度,最后落实到每日的具体计划而构成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可以是:“爸爸希望你能在一周内把这个单元弄会,怎么样啊?”或者“有信心在月底的考试中进步两名吗?”所以,他们发现自己只需要稍稍付出一些努力,便可达到令父母高兴的标准,就会很乐意地去实现它。 其次,从期望的达成来看,存在一个策略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孩子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但是他可能不是整个数学都没有学好,而只是某一单元或某几个概念没学扎实。但是,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掌控自己学习状况的地步,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地方不会,以致于泛化到对数学这个科目都感到恐惧。这时,父母再对孩子谈“要努力学习数学”,孩子又徒增了更大的压力。所以,父母与其不住督促“努力达成目标”,不如指导孩子通过平时的作业和考试情况,了解学习的漏洞和优势,为孩子提供一些好的方法,学会“查漏补缺”,一同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以促成目标的顺利达成。这样,父母对孩子期望的“目标管理”,也就可以初步实现了。总之,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要具体而符合实际,少叨唠多关注,不空干涉,做具体指导。相信孩子终会在我们的期望中,快乐地成长。 五、克服祖辈代养的一些弊端 俗话说“家有老人是个宝”,老人有优势,在高节奏的生活中,许多年轻的夫妻,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自己带孩子,把孩子交给了最信赖的父母,父母忙于工作一般会请老人照看孩子。一方面祖辈的知识水平通常较父母要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辈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依赖等。人生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是在六岁前培养成功的。在此期间没有培养得好,到了学校里,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养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都是事倍功半。人到老年往往格外疼爱孩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隔代亲”,可就是这隔代亲正给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困扰。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广州、北京三地0至6岁的孩子中,接受隔代教育的约为5 0%到7 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经过调查表明,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存在不少隐忧。有一则这样的漫画:孩子做了坏事,爸爸拿着鞋子追赶,要教训儿子,爷爷拿着鞋子追随其后,要教训爸爸。此漫画真实地反应了现在的家庭教育模式,可谓入木三分、拍案叫绝。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司空见惯。孩子吃糖过多,父母阻止: “糖吃多了会蛀牙。”爷爷奶奶说:“别听他们的,我小时候一颗糖都没吃,还不掉光了牙。”孩子骂人,父母教训之,爷爷奶奶马上护驾:“他可比你聪明多了,你这个年纪连骂人都不会……”几年前因孩子不完成作业被我们训斥时,我爷爷急得发抖:“我不识几个字,都快8 0岁了还不是过得很好”,当时叫我们哭笑不得、无可奈何。 对于孩子的教育,因为祖辈的干涉、阻碍,令年轻父母越来越疲惫,越来越没有信心。特别是祖辈当着孩子的面训斥父母,包庇、纵容孩子的行为,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让孩子更加的有恃无恐、唯我独尊。也让父母在今后的教育中变得更加艰难。 甚至有些祖辈在孩子欺负了其他小朋友后公然护短,指责别人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撑腰,一味的护短,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判断力,使孩子失去同伴的同时也失去了交际能力的培养。老人的过份护短,不仅仅使孩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性格暴躁。 还有很多老人毫无节制的随便给孩子钱和物,以此来换取孩子听话和配合,养成了孩子随便花钱和索要东西的不良习惯,误导了孩子错误的金钱观。 长期和祖辈生活使孩子对父母越来越疏远,正常的孩子在2岁前没有归属感,在2岁以后才有,并且越来越强烈,谁与孩子最亲近,归属感就落在谁的身上。儿童心理专家告诫说:“因隔代抚养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障碍越来越严重,其中不少孩子已产生明显的行为障碍,即使有千万条理由,也不要让几个月至3岁的幼儿失去父爱和母爱,祖辈的爱不能代替父母的爱,被剥夺父母之爱的孩子在心灵上可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甚至造成行为和精神障碍,这些孩 子的精神病发病率比父母抚养的孩子高4倍! 基于以上原因,友情提醒家长: 1、不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或者常打电话交流。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老人。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广东贵族学校盛行,这是家长的无知:美国孤儿院条件、教师远比中国贵族学校好,但学生无甚成就。家长的作用非爷爷、奶奶等他人可以替代。儿子借1 0美圆,用2 0美圆换父亲回家陪伴自己。苏霍姆林夫斯基说“人需要人”意义深远,需要的人是父母,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2、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老人的子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经常与老人沟通、磨合。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走向成功,孩子才能在幸福、健康的生活环境中茁壮成长。趋利避害是孩子的天性,虽知道“严是爱松是害”,但接受它是需要毅力的,非一般孩子能做到。 总之,养育的责任比生育更大。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弊端,努力克服其不良影响。在隔代教育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年轻的父母也应该经常向老人介绍新的育儿方法,并尽量多与孩子呆在一起,改进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使他们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孩子,既有良好的机遇,也有众多的麻烦。因此,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为了家庭长久的幸福,再也不能漠视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再也不能忽视的科学教育方法了,否则,我们将遭受无情的惩罚!让我们一起重视家庭教育,研究教育规律,从科学出发、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过去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 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