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理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2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掌握知识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与接受,教师注重如何把知识、结论

准确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接受、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

、呆板,完全属于一种被动学习,难以适应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与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

。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为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一条重要的途径是设置

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研究性学习在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以下简称《课程计划》)中是一门

独立的课程,是我国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

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课程形态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其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

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研究性学习以1998年秋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指导的上海七宝中学"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为雏形,到2000年1月作为"综合

实践活动"中的核心课程列入《课程计划》,特别是《课程计划》从2000年9月起在全国10多个省市实施以来,关于"研究性学

习"课程的理论日趋成熟。但在操作层面上,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研究性学习能力薄弱的现象,特别是刚从应试教育情境中走进普通

中学的起始年级学生,从而使"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操作性受到了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中学理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的课

题,拟在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科教学让学生摆脱机械的接受性学习的桎梏,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确保"研究

性学习"课程的顺利开设,同时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生的发展是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施《课程计划》的背景下,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普通中学各科教学的

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中学理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课题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从广义上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另一

途径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为了实现学科教学在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方面的功能,教育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

7门学科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的内容。物理教学大纲还指出,"教师讲课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化学教科书除增加"研究性课题"以外,还采取了以下3个层面的措施:(1)《绪论》

就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等直接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引用爱因斯坦推崇的名

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2)《碱金属》、《卤族元素》、《元素周

期律》等章节的编写采用"事实-分析-推论-实验验证-结论"等程序,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典型范例。(3)通过设置讨论题等形

式,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具体包括重要规律得出前插入讨论题,让学生有一个探究过程;在有关实验后插入讨论题,让学生

完成从现象到结论的推理分析过程;对原有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前插入讨论题,让学生自己扩展认识提出建议等。因此中学理科教

学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指向,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引入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探究教学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展示和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科体系

  尽管研究性学习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入《课程计划》,教育部也下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指南》,但该课程没有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载体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又必须依附于相关学科,要在课程实施

初期让学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似有难度。因此,在学科范围内或相关学科间预设一些课题,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科体系

,能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3.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论

  理论是实践的法宝。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有赖于研究性学习方法论的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

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观察、实验等感性方法和逻辑、类比、假说、数学等理性方法;

在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和实践中,我们又可以积累一些经验和体会,形成许多研究性学习的典型案例。以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

背景,经过对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从方法论角度的提炼和升华,可以从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等层面勾勒出研究性学习方法论的基

本框架,这个从"学生中来"的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论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一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记载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的典型案例,都是构建研究性学习方法论的事实依据,对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

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实验研究法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学科教学的理论假设,以及用初步构建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论对学生研究性

学习的指导作用,都离不开一定范围的实验和相关的实践检验。

  3.行动研究法

  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组织、参与和指导研究性学习,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行动,能提高组织和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利于研究

性学习正常、有序地进行。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我校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完成的"学导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学习品质研究"两项省级科研课题,都突出学生的主

体地位,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根本目的,两项研究及其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十五期间,学校的省级科研课题"人格教育的课程实施与开发",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从研究目

的上看,"中学理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际是"学导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学习品质研究"的延续,同时又是"人格

教育的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一个分支。学校的这三项课题研究成果都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坚强的理论后盾。

  (2)我校领导坚持以"科教兴校"为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新世纪又将其提升到了"课题研究就是生产力"的战略高度,大力提

倡学校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学校有健全的教科研组织机构和管理条例,对本课题的研究将从人力、物力、财

力等诸方面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3)本课题组成员由学校主持教学的副校长及多名理科专业的中层干部和一些骨干教师组成,其中有多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他们有丰富的教科研实践经验,大都参加过"学导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学习品质研究"的课题研究,也有"人格教育的

课程实施与开发"课题的主要成员,都有撰写和发表论文的经历,课题申请人先后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发表过论文90余

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全国和省一等奖,所有这些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2.研究过程和预期成果

  (1)2001年5月完成课题申报。

  (2)2001年10月,通讯开题。用信函形式向专家组成员报告本课题研究的依据、价值、目标等,完成对本课题的初步论证。

  (3)2001年10月,启动本课题研究。

  (4)从2001年10月起陆续发表研究论文和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5)2005年5月,结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出版研究论集,召开成果展示会,接受专家的评估验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