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读•赏读•悟读•美读”古典诗歌教学范式与案例(薛永娟
“感读·赏读·悟读·美读”古典诗歌教学范式与案例 薛永娟 一、内涵阐述 古典诗歌,作为汉语文学作品的最佳代表,几乎把语言的音乐美发挥到了极致。正如音乐作品必须通过乐器演奏才能呈现其魅力,诗歌也不能脱离人们有声语言的再现。只有充分朗读,才能最恰当地传递出这种文学样式的鲜明特色,使人更好地领略到诗歌的优美意境。 中国的传统阅读,一直强调反复朗读,因为这样才能“悟得”。但是反复朗读,就会显得雷同累赘,所以关键要处理读与读的关系。“感读·赏读·悟读·美读”的古典诗歌教学课,将“朗读”贯穿课堂的始终,围绕“读”的活动把课堂引向纵深。具体而言,“感读”就是以优美的导入或动人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这是理解诗歌的前提,学生再凭借自由诵读走进文本,对诗歌进行感知朗读,熟悉与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感受;“赏读”环节则带领学生潜入诗歌内部,指导学生赏读文本,咀嚼品味诗歌文字,通过联想、想象还原诗歌优美的画面、意境;紧随着的是“悟读”,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感悟地去诵读,从而更好地贯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作品的精华;最后在进一步的拓展之后,以“美读”来结束整个课堂,以求达到余音袅袅的效果。 “感读·赏读·悟读·美读”这四个环节来构建课堂,每一次朗读都有每一次朗读的要求,清晰、有效地层层推进教学内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同时又为不同基础、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操作要领 “感读·赏读·悟读·美读”的古典诗歌教学课共分为四大板块。 (一)入境感读 课堂初始,教师营造一种能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情境的氛围,可以采用动人的音乐、优美的画面、诗意的描述来导入课题,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提高学生学习这首诗歌的兴趣。 学生进入情境之后,就有阅读诗歌的要求,这时,就可以直接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来了解诗歌。这个时候的朗读,应该是低层次的,能基本读通顺就行,教师在此要提出清楚的要求,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等。在正音释义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展示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为下一环节的赏读做好准备。 当然,采用教师范读、朗读录音播放等形式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教师示范朗读,更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领会、感悟。 (二)融境赏读 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如借助多媒体组合来创设相关画面,激发想象;借助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启发想象;借助学生的写作活动,创造想象。所有的诗歌都有形象,可能是诗人本身,可能是诗歌中的人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诗歌中的形象,让自己融入诗中的情境,亲历诗中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好地还原诗歌中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看诗人所看,想诗人所想,从而感诗人所感。 这个环节需要把朗读和语言的品味、赏析结合起来,津文味境。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以朗读为载体,依托文本进行朗读指导。具体可以训练学生把握音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处理好重音和停顿,并学会在朗读中有意识地融入感情,这就能培养学生诗歌阅读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促使学生在诗歌学习时投入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有助于深化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三)探情悟读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诗歌的丰富意蕴进行挖掘,着力解读诗歌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因此,探究情感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诗人、作品背景、时代精神等,帮助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朗读情感。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情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用声音把情感表达出来,在感悟基础上进一步朗读,做到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四)动情美读 这是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对诗歌进一步内化理解的最高呈现。“美读”可以和背诵活动融合起来,可以和诗意描述连接起来,可以和音乐影像组合起来,可以通过创造性朗诵表演起来。这个环节,学生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情感的体悟,内化为自身的生命热情,在动情的朗读声中,获得精神的提升。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一神圣的活动,共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三、案例展示 《登高》教学设计 (一)入境感读 1.教师深情导入,配乐。 ppt显示杜甫图片 这是一位伟大的仁者,一位用他的诗歌影响了无数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辉煌诗歌阵营中的佼佼者,他是儒家传统精神的践行者,他是目光敏锐照亮黑暗的歌者,他是壮志难酬穷困潦倒的苦吟者。他的一生,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缕霞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与他一同《登高》,聆听他的心声,感受他的情怀。(板书课题) 2.展示前人点评。 ppt显示:《登高》被赞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元人说它“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明代学者胡应麟更是这样评价它:“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3.学生自由朗读。 这首诗在诗坛具有崇高的地位。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请大家自由朗读,初步感受其魅力,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4.学生展示朗读,师生点评。 5.整体把握诗歌。 ①朗读是理解诗歌的前提,正确的理解却是有感情朗读诗歌的关键。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 “登高所见”(首联、颔联),“登高所感”(颈联、尾联)。 (板书:登高所见 登高所感) ②诗人登高都看见了什么?——风、天、猿、渚、沙、鸟 ③后两联中有一个字最能反映诗人登高的感受,最能体现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哪一个字?——“悲” 6.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诵读。 (二)融境赏读 1.诗是固定的,但想象是无穷的,请仔细研读前两联,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一处情景,发挥想象,就假设你是杜甫,在登高望远,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你的心里又有怎样的感受?请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用语言来描述画面意境和诗人心境。 在相关诗句边上动笔写一段话。(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学生先朗读自己所选择的诗句,再描述情景,其余学生可以进行相同语句描述的补充。 示例: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凄寒的秋风,高远的蓝天,在我眼前展示出凄凉而又萧瑟的秋景,在我耳畔传来了猿猴不间断的哀啼,这一切的一切,都渗透着难以名状的悲凉。 秋天已至,万物萧疏,花草凋零。伫立高处,向下俯瞰,江中小洲,清清楚楚,白沙闪闪,历历可见。狂风怒吼的江边,羽毛凌乱的鸟儿,在狂风中来回盘旋,上下翻飞,不时传来凄厉的鸣叫。这是多么色彩黯淡、凄凉愁苦的自然。 杜甫登高伫立,举目所见,萧瑟、荒远,侧耳谛听,悲哀、凄厉,视觉与听觉都呈现一种凄凉。(板书:景色之凄)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我叹了口气,接着望向远方,无边无际的落叶漫天飘零,正像我渐渐老去,生命是多么短暂易逝啊。落叶凋谢,它们的生命就此终结,是多么短暂的一生啊。而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向前,奔向遥远的时空,是永恒的啊! 前面两联,呈现的是诗人眼前所见:长江滚滚、落木萧萧、群山莽莽、皓天幽幽,这些都是萧瑟和凄凉的景物,但营造出一种开阔的境界。(板书:境界之阔) 而境界越是开阔,人就显得越是渺小,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正是这样,古往今来的圣贤之人,都会望空慨叹,感慨时光和生命的短暂。 3.小组合作,根据刚才自己描述诗句时的感受体验,探讨如何更好地朗读前两联,试着用声音还原出画面、吟咏出感情。 ppt显示相关朗读要领: 调整音调的高低 调节语速的快慢 把握好重音和停顿 有意识地融入感情。 学生展示朗读,师生点评,学生谈朗读心得,教师指导相关语句的朗读。 朗读指导示例: “风急”要读得很凄凉,要有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的感觉;“天高”语调要很高并带着拖腔,向上提高,显示很辽远;“猿啸哀”要有悲哀欲哭的心情;“鸟飞回”要读出疾风中挣扎回旋的感觉。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两处都要一气呵成,“木”“江”二字要为下面的朗读蓄势,应语音延长,有余音的回味。“萧萧下”一字一字读出萧瑟,与后面“不尽长江”迅速相连,“滚滚来”要读出磅礴的气势。这是这首诗中朗读最高昂的诗句。 一起齐读前两联,感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来的悲凉心境。 (三)探情悟读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首联和颔联凄清阔大的景象就已经体现出诗人的悲伤心情,所以,看似在写景,其实景中有情,是景和情的融合。(板书:景和情的融合) 梁启超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情圣杜甫》,他认为,杜甫是一位情圣,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心灵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或许是这样,杜甫积蓄心中的悲情实在是太浓太多,仅仅借景还不能够充分地展示内心的悲苦,于是,下面的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就开始直抒胸臆,我们齐读。 2.我们在之前已经分析了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就是“悲”,请你认真读一读颈联,思考这两句诗句中包含哪些悲意? (学生回答,读出几种说几种,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提及《登高》,“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根据罗大经的评论,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可以把《登高》中的“悲”的内涵作如下概括。(播放背景音乐) 万里:客居他乡万里之外——远离之悲 悲秋:无边落木满目萧瑟——季节之悲 作客:飘零在外流离失所——漂泊之悲 (羁旅之愁) 常: 长期漂泊回乡无望——久旅之悲 百年:衰朽残驱垂暮人生——暮年之悲 多病:疾病缠身倍增哀痛——衰疾之悲 (身世之苦) 登台:登临高处感慨万端——高迥之悲 独: 孤身一人无所依靠——孤苦之悲 诗人从羁旅之愁想到身世之苦,由浅入深。千愁万绪汇聚同一时空,诉诸笔端就是一字一悲,八重悲意层层堆叠,使情感更为沉郁,使诗意更显悲慨。 4.我们朗读的时候要用语音还原出出杜甫那丰富而又深蕴悲愁的内心情感。在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 朗读指导示例: 读“万里悲秋常作客”中“万”、“悲”、“常”是感情呈现的重点,要重读体现,“万”字起音要大,语调要延长,以体现迢遥万里,读“悲”内心含悲、“常”可以用颤音读,要读得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有诗人感情的融入和内化,要在感受伶仃孤苦、形影相吊、老病缠身的痛苦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独”要读得特别痛苦、深沉。 5.一位垂暮老人,集八种悲愁于一身,这样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说尽。那么,作者的悲苦仅仅是因为飘零在外、年老多病、孤苦无依吗?还因为什么?——国家艰难 从何处看出?——艰难苦恨繁霜鬓 (1)请同学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老了,不能为国家为百姓出力,以致两鬓斑白。“苦恨”是极其悔恨,“恨”也可以解释成“遗憾”。 ppt显示背景: 767年,诗人写下这首诗歌。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极其严重,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接连不断发生,天下黎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极度忧愤时事,才白发丛生,心忧家国但力不从心。 (2)这里的“艰难”除了国家艰难还包含什么?——个人艰难。 那样的时代,杜甫颠沛流离、命途多舛、人生辛酸,几乎一生都生活在抑郁不得志中;国家苦难之时,满怀报国之志,无奈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这里既有渺小的个人苦难,又有高远的国家之忧(板书:国家之忧),在这首诗歌中,杜甫既忧身忧己又忧国忧民,是小我和大我的融合(板书:小我和大我的融合), 6.有了忧愤之气就要排遣,古代文人墨客就特别喜欢做一件事?——喝酒 似乎,只有通过酒,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泄感情。杜甫其实也不例外,他爱喝酒并不逊于李白,也曾写有很多喝酒的名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莫思身外无穷事,日尽身前有限杯。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愁。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青春年少,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饮酒时豪气干云天。渐渐地,国运的衰微、漂泊的艰辛,理想不能实现的苦痛就开始在诗中沉淀,喝的就都是闷酒了。国家的动荡注定要成就他与其他诗人不一样的人生。作为一个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杜甫其实一直是清醒的,正是清醒,才会悲悯,才会忧患,才会苦闷,才想喝酒。但是这一回,可能是身染疾病,也可能是穷困潦倒,总之是无法尽情喝酒了,想为国家奔走效劳而不能,想借酒排遣愁情而不得,这就更让杜甫的愁苦郁结于心,可以说是悲上加悲。朗读时要读出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的苦闷、浓厚的悲凉。 师生齐读尾联。 7.小结杜甫的高尚人格。 鲁迅先生曾说,文士可以是民族的灵魂和良知,却难以成为民族的脊梁。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微远一点,李白站得稍微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可见,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仅在于“杜律最工”,更在于诗中跳动着一颗赤诚的“杜甫心”。即便贫病漂泊仍担忧国运,即使年老力衰也不忘为国尽力。即使困顿落魄仍想着力挽狂澜于既倒。透过这首《登高》,我们触摸到了一个诗人高贵灵魂的震颤,领悟到了泽被天下苍生者全部的痛苦,这就是令人敬仰的千秋诗圣! (四)动情美读 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到1200多年前,让我们一起读出杜甫老人那沉重的叹息。 (音乐起) 此时的你,就是杜甫。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两鬓斑白的你,拖着病体,一步一步,艰难地登上了高台,孤零零地立于长江之滨,急风撩起了你的衣衫,凌乱了你的头发。无情的江流在脚下奔涌向前,凄厉的猿啸在耳畔不断响起。面对来回盘旋的飞鸟,面对簌簌落下的枯叶,面对万里江天,你悲从中来…… (师生一起朗读,结束本课。) 四、案例反思 本课按照“感读·赏读·悟读·美读”这一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来精心组织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结构简约层层深入 诗歌教学很多时候由于琐碎的分析使得课堂支离破碎。本堂课通过“感读”、“赏读”、“悟读”、“美读”四个板块把课堂一步步推向高潮。在“感读”部分,用一段动情的对杜甫的介绍开场,对这位学生无比熟悉的杜甫进行了不一般的解读,“集大成者”、“佼佼者”、“歌者”、“苦吟者”更是让学生获得对杜甫的进一步的崇敬。在“赏读”板块,设计了两个环节,对前两联进行画面描述和朗读指导,活动充分、高效。在“悟读”部分,重点对后两联的“悲”意充分挖掘,指导用语音语调来传达“悲情”。最后“美读”部分,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脱离文本朗读诗歌,在对杜甫崇高人格的敬仰中共同获得独特的情感提升。 通过这四个环节,学生完成了对诗歌的初步感知、内容品读、情感体悟,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写作的训练,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二)朗读入心情满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尤其是诗歌教学的课堂,更应该在吟咏朗读中生趣盎然。本堂课就秉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由“读”起,以“读”结,设计安排了不同时段、不同方式、不同熟练程度和理解层次的朗读。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面含义,探究诗歌的内在意蕴,走向作者的内心世界,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学生得以在反复的朗读中,更好地体会杜甫诗歌雄浑的意境、丰富的内涵、深沉的情感。 教学的开始是以学生的自由诵读作为初步感知、整体把握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己的自由朗读加深了对诗歌情韵的体验,而之后教师的示范朗读则对学生的进入诗歌情境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诗歌的指导训练非常到位,让学生有例可循、有法可学,确保朗读活动落到实处。除了诗歌本身的朗读,在介绍作者生平、解读诗歌、拓展诗句的时候,或教师或学生同样做到流畅清晰、声情并茂,为课堂增添不少亮色。 (三)启动想象投入文本 理解诗歌的作者,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必须要走进作者的心灵。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范读之后,立即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假设自己是杜甫,假设自己在登高,“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你的心里又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第一人称“我”来描述,还原画面意境和诗人心境”,这样明确的想象要求,这样巧妙的对学生的想象“召唤”,促使学生把自己化身为作者,进行角色的同化,积极调动自己生活的经验,有效地与文本进行沟通,与作者进行交流,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内容中,用心感受作品的意境、情感。 (四)内容丰富解读深入 适时的借用有助于对学生鉴赏点拨。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是个体自己的阅读所得,但每个人的分析品读总有自己的局限,尤其是我们的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需要巧借前人评价,从他人的鉴赏中获得启发。本堂课在学生对“悲”的内涵有了自己发现和感想的基础上,引用宋人罗大经的鉴赏;对杜甫的高尚人格分析体会之后引入鲁迅对杜甫的评价,都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都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起了作用。 恰当的拓展有利于对诗歌内容理解的深入。学生对《登高》的学习往往把握到“悲”的表层就结束了,但诗歌要告诉我们的却并非就此结束。教师在对杜甫的“国家之忧”最后一层“悲”分析结束后,用杜甫饮酒的诗句来拓展,品读失意文人和“酒”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崇高的内心世界,理解他怜悯忠诚、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