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究疑•引导”阅读教学范式与案例(张慧)
“自学·究疑·引导”阅读教学范式与案例 一、内涵阐述 所谓“自学·究疑·引导”的总体思路是通过预习自学产生疑问,教师汇总后产生问题序列提供给全体学生在精读过程中思考,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得问题序列得到较为完善的解答,全体学生的知识获得同化和顺应,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和谐发展。 二、操作要领 “自学·究疑·引导”合作阅读课共有三个环节: (一)自主预习,发现问题。 自主预习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需要,产生动机。 把需要预习的课文布置给学生。除了指定预习的内容,还要提出详细的预习要求,包括扫除必要的词语语法障碍,必要的文章背景自我研习,作者的有关信息搜集,作品的背景分析等。尝试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上课前提交给课代表,由课代表汇总给老师。 (二)自主研修,合作究疑。 自主研修,合作究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讨论问题,发展兴趣,满足需要,实践动机。这个环节又分两个小的步骤: 步骤1:教师呈现问题序列。这些问题的组织,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及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 第二,文学性:能够提供某种具有一定文学性的问题,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第三,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入手较易,开放性强,回答思路多,学生思维和创造的空间较大; 第四,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包括操作、探究的机会,或者是替代性经验,学生能够感受、体验语文,并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步骤2:师生合作探究疑问。这里的探究,以学生合作分享观点为主,教师适时提炼核心观点,纠正部分偏差之处。教师的角色是探究的引领者,探究结果的裁决者的角色应该自觉让位于全体同学,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自我定位。在让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有一个引导的问题需解决:一是围绕下面即将要进行问题探讨做适当的过渡,以便顺滑进入下一个问题;一是“这个特点”与相类似文本的类似特点之比较,以便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一是考虑到学生已有回答的角度和深度和本课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以便从中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三)适度拓展,发展能力。 这个环节需要教师针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引入与课文类似的文本,进行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对比,教师借助于学生对新材料的认识程度的观察,来检验学生对前述基本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借助于对与基本材料类似的新情景的欣赏、体验与感悟,来获得对基本学习内容的巩固,同时拓展了阅读面,发展了面对新材料时独自赏析的能力。 三、案例展示 再别康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了一组美妙的音乐,观看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是哪里的景色? 生:剑桥大学。 师:谁说说剑桥大学? 生1:我知道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与牛津大学并称为英国最优秀的两所大学。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 生2:我知道剑桥大学培养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有牛顿,罗素,徐志摩,还有霍金等人。 师:这里流淌着一条清澈空灵的康河,也坐落着一组经典神韵的建筑,而且这里曾经梦幻过一方清新浪漫的天空,同时这里也游历过一群自由爱美的奇才,更重要的,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过一曲星月永恒的绝唱。我们今天,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志摩的《再别康桥》。 师:经过梳理,发现学习小组有以下六个疑问:
师:在我们研究这六个问题之前,再来整体地感受一下全诗。请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四位同学分别朗读一段,合作读完全诗) 师:刚才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读了一段,这首诗感情是非常细腻的,新月派的诗歌音乐性很强,节奏感很强,朗读时一定要把握好作家的感情和节奏,比如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个“荡漾”,要把陶醉感读出来。(播放带标准朗读音频的ppt文档,声音、画面交融) (二)合作究疑 师:第一个问题是:为何题为《再别康桥》?再别时,诗人的心境如何? 生4:“再”是第二次的意思。诗人是第二次离开剑桥,诗人此时是忧伤的,他不想离开康桥。 生5:我反对刚才那同学的意见。据我课前的研究,徐志摩1921年第一次到达康桥,1922年第一次离开康桥,并在途中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并在1925年7月第二次来到康桥,并在途中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然后二别康桥。第三次离开康桥的时候,也就是写下这首诗歌的时候,在1928年11月。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是第二次,那位同学说的是第三次,大家看看哪位同学的意见对啊? 生:第二个同学说的对。 师:确实是这样,刚才同学5回答得很好。再来看,再别时诗人的心境如何。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来朗读一下。针对每一小节,你能否用一到两个词来概括诗人的心境? (学生各自带着问题朗读全诗,并组内探讨。各组基本得出结论后进入下一环节) 师:四个大组各来一个人把文章各小结用一到两个词概括一下,写到黑板上。
师:第一大组,你们为何得出这个结论? 生6:我们认为作者不愿破坏康桥美丽的环境,体现了作者对康桥的呵护和高度的景仰之情。第二段,作者使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金柳比作爱人,在心中荡漾。 师:你能否把金柳这段读一读?(生6有感情地朗读) 生7:金柳的“柳”与“留”是谐音,我觉得作者在表达一种留恋的感情。 生8:作者说甘心做一条水草,表现的是羡慕的感情。水草是自由的化身,所以他渴望自由。第四节把清泉比作天上虹,这难道不是爱恋吗?说他迷幻,是作者的生活理想的破碎,表现的是一种迷幻之情。 师:诗人描绘“软泥上的青荇”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动词? 生8:招摇。 师:招摇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用法? 生8:贬词褒用。 师:不错。第三组。 生9:既然他说“寻梦”,那就是指他对昔日康桥理想的追求之情。“漫溯”,是逆流而上,他想回溯过去的理想,即使找不到,也努力去找。下文“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用了借代的手法。 师:哪个地方是借代? 生9:笙箫。 师:代表了什么? 生9:音乐,写出了有一点淡淡的失落、忧伤,有一点淡淡的惆怅。 生10:我还有一点补充。“满载一船星辉”体现了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和留恋。 师:你为什么觉得“星辉”是代表一种回忆? 生10:星辉是美的,代表了诗人过去在康桥生活的一草一木的那些美好的情景。他很怀念那种感觉。 师:对,星辉其实寄托了人的情思。最后一组。 生11:最后一节以两个“悄悄”来回应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就使得情绪由原来的忧郁而变得更加的惆怅伤感,更加渲染了诗人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离别的心情。 师:很好,他不想离别,但又是不得不走。 师:本诗的意象很美,这些意象是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的? 生12:这首诗里的意象,有云彩,金柳,青荇,彩虹,还有星辉。这些都给人感觉以色彩美,金柳是金色的,青荇是青色的,彩虹是彩色的,星辉给人以斑斓的感觉。这些色彩是美丽的,间接地体现了对康桥的热爱和赞美。 生13:这些有女性美的意象,体现了诗人清新的诗风。 师:很好,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大家发现了新月诗派的一些特点,特别是闻一多先生,新月诗派又叫做格律诗派,提倡三美,其中绘画美就是用一些色彩浓烈的意象在诗文里表现出诗人的感觉。除了这些意象,诗人还用了什么手法来进行描绘? 生14:用了许多动词。像揉碎,荡漾。 师:荡漾,揉碎,沉淀,漫溯,招摇,撑,满载,放歌,沉默,挥手,挥袖,诸如此类的词,动作感非常强,我们说动作感一强,整个画面就是流动的画面。下面来看第三个问题。“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5:这句话里的柔波,有女性的包容,就像在康桥包容了很多很多的文化色彩,他甘心做一条水草,而水草是自由安闲的象征,诗人喜欢做一条水草,喜欢康桥的包容文化。 生16:作者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他非常依恋康桥,希望与康桥同在,说明了作者对康桥的爱恋之心和惜别之意。 生17:我觉得这句话还体现了母性的圣洁与包容,象征着宁静、自由与安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拜,主张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师:同学们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下面我们来看第四个问题:“寻梦?”,作者为什么用问号?“梦”又指什么? 生18:这个问题我们组刚才讨论时,得出如下结论:首选,作者当年到剑桥去,是为了找罗素,而他没有找到。第三次去康桥,除了找罗素,还去找他的那些朋友们,而他的朋友们也各自去寻找自己的梦想了,只有他自己还停在原地,所以他有一种失落感。 师:寻梦后面为什么用问号? 生19:用问号,是因为他想他到底该不该寻找这个梦想,去寻找的话,到底能不能得到这个梦想,这个梦想到底在哪里呢?他应该怎么去找这个梦想? 生20:我还有一点补充。作者想,他的梦在哪里呢?昔日的理想能否实现呢?这个问号有利于读者一起与诗人思考。 师:说得好!两位同学代表两个小组表达了他们的思考,梦是什么?该不该去找这个梦?梦还在吗?下面第二个小问题:这个梦,指什么? 生21:我们这组认为,梦指以前在康桥时美好的时光,与自己的友人一起美好的回忆。也指诗人想把当时英国当时的那种民主制度带回中国的理想。 师:我们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作者的梦实际上指两个层面的东西,一是他所追求的生活的理想。他崇尚自由,博爱,还有,美,还有浪漫,他很浪漫。另外一个层面,是政治理想,希望中国建立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这样的理想在当年的中国,能不能实现?(生:不能实现),当年有这样的理想,如今再去寻,寻不到了。梦在何方?梦已沉淀,沉淀成彩虹色的梦。好,我们看第五个问题。诗中写道:“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却为什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种反差说明什么?我们一起来吧第五小节和第六小节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22:本组认为,第五小节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曾经同朋友们放过歌,一同追寻过梦想。而在下一节说:“而我不能放歌”说的是在离别之际已经无心放歌,更多的是哀伤与落寞。以及不能完成抱负的伤感之情。 生23:作者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所以不能放歌。 师:不能放歌,放不出来。 生24:我们这组认为诗人不能放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诗人非常珍惜这个环境,不愿惊扰这个宁静的环境,所以不能放歌。 师:今晚不能放歌。也许以前放过歌,也许别人今晚可以放歌,但是我,今晚,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我们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共性的,诗人如此的眷恋,为什么连一片云彩都不带走?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两分钟左右) 生25: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三点看法。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因为他不愿意带走这云彩,因为他很爱康桥,因为他爱他的母校,爱得深,不愿意打扰康桥,所以不愿意带走这片云彩。还有一个就是他不想带走云彩,云彩是美的,应该就是指他昔日的理想,理想也是美的,美的东西应该留在美的地方,所以他不想带走云彩。还有就是不能带走云彩,因为当时中国太落后了,根本实现不了他的政治理想。所以他不能带走这片象征着政治理想的云彩。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26:我认为作者把这里的云彩比喻作者远离中国但是他一无所获的游子的彷徨苦闷的心情。 师: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回答。首先是不愿意带走云彩,康桥是那么美,如果把云彩带走,会破坏整体美,不管这云彩象征着什么。第二,不想带走。因为这美丽的康桥,有着当年生活的梦想,有他追逐浪漫生活的身影,更有他的一些政治追求。,只有把这些美丽的东西留在康桥,成为永远的念想。第三,不能带走。国内的政治环境,即使把那些理想带回来,也能生根发芽。 (三)适度拓展 师:除了《再别康桥》,我们还想扩展一下,徐志摩还有一首小诗,也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我们看到的《沙扬娜拉》。PPT呈现《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是什么意思?(生:再见),对再见的意思。我们先看一短片。(播放央视版新年诗会《沙扬娜拉》录像) 《沙扬娜拉》是泰戈尔到中国访问,后来到日本去,徐志摩也跟了到日本,后来回国时,写了18首诗,第一次出版时,18首全部收录,到了再版时,把前面17首全部删了,只保留了这一首《沙扬娜拉》。这首诗你是如何理解与《再别康桥》的不一样,你是如何理解“蜜甜的忧愁”的? 生27:蜜甜的忧愁,指日本女郎与他离别时,很忧愁,所以心里感到甜蜜,因为别人心里有他的位置。 生28:我认为这是通感的表现手法。蜜甜是味觉,而忧愁是情绪,用蜜甜来表达忧愁,是一种通感。 师:道别时,日本女郎说,珍重,珍重,作者当然感到甜蜜。有人想到你,有人舍不得你,有人记挂着你,难道内心还不感到蜜甜吗?而这个同学又指出,蜜甜和忧伤本来是互不相干的,诗人用了通感,感觉互相融通,达成了诗歌的奇异美。 师:回到《再别康桥》。同学们要在散文也好,记叙文也好,这些文体的写作中,要善于捕捉到一些意象,注入我们的情感,来加以表现。做一个小练习:用一些意象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哪怕一句话也好。 生29:绿色葳蕤的蔷薇爬满竹竿,散散漫漫织成一面绿色的墙,夕阳便在这绿的缎子上绣满祝福,打着盹的花,微微露出点粉色,桥也静默绵延成一片绿的波浪,打眼望去,夕阳正好,万叶争流西渡,好一个生命跟生命相亲爱的世界。 师:你选的是什么意象? 生29:蔷薇,夕阳下的蔷薇。 生30:迷雾给俊美的松树带上一层纯白的婚纱,那呼啸的北风是悠扬的乐曲,洁白的霜凝,是华丽的地毯,飘扬的细雨,是闪亮的银丝。啊,这松树是舞台上最美的新娘。 师:你选择的意象是什么? 生30:我选择的意象是松树,北风,霜凝,还有细雨。 师:有一种爱,深沉而优美;有一种痛,刻骨而铭心;有一种苦,独自的品尝,永久的回味;有一种美,穿越时空,永不褪色。有时,除了爱,还是爱,有时,我们把痛苦,沉淀为永久的思念。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四、案例反思 (一)这堂课并未用多媒体展示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这是正确的处理手法。 课堂尚未正式开始,学生尚未经过与同学们合作讨论、分享心得,教师就把目标、重点、难点展现,学生(特别是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就会感到压力。学生不同,基础就会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大部分课上,目标、重点和难点完全可以不给学生展示。本节课,学生在不知晓目标、重点和难点的情况下,达成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课后巩固的条理性增强,容易形成有序的检索反思,也容易将课堂新知组合、建构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完成自己的学习。 (二)以意象为抓手,分析意象以理解诗人的情感,书写意象以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中,我牢牢抓住诗歌的意象这个诗歌欣赏的抓手,分析本诗的意象对构建绘画美的作用,意象既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没有了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换言之也就不能称之为诗了。我布置学生进行意象书写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诗意的培养。既是巧合又不是巧合,被抽到回答的女生的写作以“夕阳下的蔷薇”为意象,而被抽到的男生则以“风霜中的松树”为意象,与传统观念里的男女生的心中的“美”是高度一致的,学生作品的语言也很流畅优美,这也说明三维目标基本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