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历史背景教学在人文艺术学科中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陈小荣

文章来源: 作者:教科室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0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

课题类别Z2(青年专项

《历史背景教学在人文艺术学科中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陈小荣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试图推进“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建构民主化新型师生关系的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进而推进新课程关于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背景教学和创设情境的研究,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与和谐发展。同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模式与手段,打造高效课堂,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国内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兴未艾,较多学科如语文等开始尝试介绍背景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理论探讨,出了不少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论文。但是这种历史背景教学仅是浅尝辄止,对此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连贯性。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目标:将历史背景介绍运用于历史、语文、音乐、美术等人文艺术学科教学中,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决策的思维方式,核心是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超越纯粹的学科教学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多学科共通的教学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并重的大教学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也促使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

2.研究内容:历史背景介绍在语文历史、语文、音乐、美术等人文艺术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3.研究重点:历史背景介绍教学应拓宽各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历史背景学习与各人文艺术学科结合的运用,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构建开放式语文教学的新格局,可见,“历史背景与各人文艺术学科结合教学”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是该课题重点研究对象。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在人文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背景教学的介绍,总结出知识渗透和能力渗透等多种模式;在各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学习,从而达到活动促学生情商和智商发展。历史作为众学科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提倡历史背景教学作为其他人文与艺术学科教学基础,其目的是“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树立“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的意识,进行行动研究并反思,使得经过历史背景介绍学习后的师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榜样示范法:通过讨论、观摩、展示的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效率。

理论研究法:借助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等活动,邀请高层次专家进行指导,精心组织课题主成员共同参与分阶段的研讨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2年2月)

选择课题,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请专家对本课题的有关内容进行指导,修改课题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研究机构并初步进行课题组内成员研究任务分工。完成课题论证、初步完成课题申请书及研究方案,递交立项申请书和开题报告。

2.研究阶段(2012年3月—2013年5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分工,按照任务分头行动研究:研究教学案例,开设研讨课,总结提炼有效教学的方式,撰写专题论文,反思反馈。

3.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

总结课题运作情况,查漏补缺,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诗歌鉴赏

课堂实录

2012-04

音乐鉴赏

教学案例

2012-05

美术鉴赏

教学案例

2012-05

诗歌鉴赏

教学案例

2012-04

历史课

教学案例

2012-04

最终成果(限3项)

历史背景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论文

2013-08

历史背景教学促进新课改的深化和发展

论文

2013-08

在历史背景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文

2013-08

 

七、课题研究设备条件需要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成员周怀风于2001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3《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设想》发表于《现代教育研究学刊》、2007.1《语文课外阅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于《教育前沿》、2006.11《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几种阅读方式的关联》发表于《中国教育之窗》等数篇论文;严莉于2000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多媒体在美术新课改中的作用》发表于扬州大学学报,《新课改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发表于2007年第三期《教育前沿》等数篇论文;朱书生于2006年6月毕业于佳木斯大学历史教育专业,2011年2月在《特色教育》发表《不可忘却的历史客观教学精神》;谢建平于2004年取得徐州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在各类杂志发表文章数篇。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厚实,肯吃苦,善专研,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智慧。本课题的研究成员包括了两所四星级学校的三位老师。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本课题组已经查阅、收集了与本课题相关20余篇,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的书籍十余本。就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形成了就本课题的研究综述。同时,本课题组也对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到了一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困惑。课题组的核心成员目前都在从事高中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成果与心得体会,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重点。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本课题的研究资料来源丰富:一是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比较丰富,有相当多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可供参考;二是学校订阅的期刊杂志品种比较齐全,涉及中学教育教学的中文类核心期刊几乎都有;三是学校向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图书馆付费申请了查阅数字图书资源的资格,有足够的数字图书、期刊杂志等资料可供下载。以上这些就保证了本课题的研究资料是富足的。本课题组的成员青年居多,精力充沛,研究积极性高。并且课题组规定了定期召开阶段性研究交流会,随时调整研究进程,在时间上能保证课题的研究按照预订的计划实施与完成。

总之,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素质、本课题的前期准备以及课题后续研究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使本课题能按照预期的计划有序地推进,到2013年6月能顺利结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