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研究》开题报告徐新民 戴继华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重点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研究》开题报告
徐新民 戴继华
一、选题意义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中国的先秦和西方的古罗马时代都可以找到它的历史渊源。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当今各国的基础教育,几乎步调一致地把“完整性教育”、“人的整体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把培养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力和创造性作为教育追求的首要目标。
其实,在一部分人的理解中,这种价值取向仅仅关注到“作为人的学生”,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作为培养人的人——教师”。教师是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之一,他们的本质属性是“人”,因此,“完整性教育”、“人的整体发展”理应包含教师,教师的生存发展应该和学生的发展放在同一高度。在“顾客是上帝”的理念下,人们往往忽略了经营者的存在;而在“师道尊严”的理念下,人们往往漠视了教师生存发展的解读。对教师生存发展的关注,是对教师职业属性认识上的一种超越。
从2001年起,随着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序幕的拉开,我国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相继走入新课程。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当课改隆隆的足音震撼我们的心灵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要怎么样,教师必须怎么样,忽视的是课改的推进会给教师的处境带来怎么样的变化,教师生存状态的变化,又会给课改、会给孩子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作为课改的主体,教师的生存状态,与课改的走向密切相关。为了课改的深化,为了学生的发展,也为了老师的生命质量,我们亟待研究教师的生存状态!
二、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按其必然性来说,必须追求和实现这种类特性,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成其为人。第二,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活动的动力和目的。人的能力是实现需要的手段,是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建立和维系的必要条件。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日益形成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与发展需要层次递进的丰富体系。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各尽其能。第三,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个性即人的品质和风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倾向及行为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断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1943年,由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最初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给定七层次需要,广为流传的五层次需要的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在晚年马斯洛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超自我实现需要,作为其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某种总结。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大类:一、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不、住所等。例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的人,首先需要的是食物,为此,生活的目的被看成填饱肚子。当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生理需要就不再是推动人们工作的最强烈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安全需要。二、安全需要。安是指保护自己的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这种安全需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是多方面的,如生命安全、劳动安全、良好的社会。反映在工作环境中,员工希望能避免危险事故,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失业等。三、社交需要。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进行的,经常会与他人接触,因此人们需要有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爱,在组织中能得到他人的接纳与信任。四、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自尊是指自己的自尊心,工作努力不甘落后,有充分的自信心,获得成就后的自豪感。受人尊重是指自己的工作成绩、社会地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一需要可概括为自尊心、自信心、威望、地位等方面的需要。五、自我实现需要。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三)加里• 德斯勒职业生涯理论
一、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这一阶段,个人通过对家庭成员、朋友、老师的认同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建立起了关于自我的概念,并形成了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基本看法,到这一阶段结束的时候,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就开始对各种可选择的职业进行某种带有现实性的思考了。
二、探索阶段(15-24岁):在这一时期,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他们试图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他们对职业的了解以及通过学校教育、休闲活动和业余工作等途径所获得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匹配起来。在这一阶段开始的时候,他们往往作出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较为宽泛的职业选择。随着个人对所选择的职业以及自我的进一步了解,他们这种最初选择往往会被重新界定。到了这一阶段结束的时候,一个看上去比较恰当的职业就已经被选定,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开始工作的准备。人们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资形成一种现实性的评价,并尽可能地了解各种职业信息。
三、确立阶段(25-44岁):这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部分。人们通常希望在这一阶段的早期能够找到合适的职业,并随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有助于自己在此职业取得永久发展的各项活动中。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在这一阶段人们仍然在不断尝试与自己最初的职业选择所不同的各种能力和理想。
确立阶段本身又是由三个子阶段构成:
尝试子阶段(25-30岁):在这一阶段,个人确定当前所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就会更改自己的选择;
稳定子阶段(30-40岁):在这一阶段,人们往往已经定下较为坚定的职业目标,并制定较为明确的职业计划来确定自己晋升的潜力、工作调换的必要性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开展哪些学习活动等。
职业中期危机阶段(30-40多岁的某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最初的理想和目标,对自己的职业进步状况做一次重要的重新评价。他们有可能发现自己并没有朝着自己所梦想的目标靠近,或者已经完成了他们所预定的任务后才发现,自己过去的梦想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全部东西。在这一时期,人们还有可能会思考工作和职业在自己全部生活中到底占有多大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在这一阶段的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即判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目标可以达到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自己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
四、维持阶段(45-65岁):在这一阶段,人们一般都已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为自己创立了一席之地,因而他们的大多数精力主要就放在保有这一位置上。
五、下降阶段:当临近退休的时候,就意味着到了职业生涯的下降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人都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种前景,接受权力和责任减少的事实,学会接受一种新的角色,学会成为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再接下去,就是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退休,这时,人们所面临的选择就是如何去打发原来用在工作上的时间。
(四)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
他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 2岁)。这时婴儿只具有“感知运动性智慧”,开始协调感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出现表象和思维;婴儿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并进一步了解到动作与效果的关系等。 ②前运算阶段(2~7岁)。这时表象和语言的信号性功能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大大扩展了儿童的智慧活动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和“可逆性”,且自我中心比较突出。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这时儿童有了具体运算能力, 出现了 “守恒”和 “可逆性”。“运算”(operation) 是皮亚杰的智力成长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运算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变换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智力程序, 而且它是可逆的。如我们为了求64而给 8平方,还可以完成逆运算,为了得到 8而求64的平方根,这就是一种运算。但这个时期儿童的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的青少年已有形式运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所谓“形式运算”,是“使形式从内容解放出来”,思维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实或事物的具体内容,而朝着非直接感知的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如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等。
三、研究内容
(一)关键词
新课程:指第八次课程改革。
生存状态: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个总体状态的描述,它既包括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如个体的身体健康、个体生理需要、个体的薪资、工作环境的适应度等,也包括了个体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个体与人交往时受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等。
教师生存状态:教师生存状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由教师的生命表现和生命体验、生命信念和生存意向、生存能力和生存境遇、社会角色和自我认同、个体生存和群体生存等变量所决定的教师物质精神状态。
(二)研究思路
先文献综述,再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梳理出研究的重点难点:课改推进中存在问题与教师生存状态关系研究、与教师生存状态相关的理论梳理和研究、课改推进中教师生存状态调整策略研究;针对重、难点开展个案、比较、个案研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标
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同行来关注教师生存状态,总结出更多的应对策略,也期待各级教育主观部门和政府能耐心倾听来自基层的呼声,真正为教师群体做实事,让诗意的栖居成为老师的可望也可及的美好憧憬,全身心投入到教育这一民族伟业中。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搜集关于教师生存状态、课改存在问题等内容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辨析;
调查法:对300名左右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梳理;
比较法:将国内外教师生存状态研究的情况进行比较,借鉴外国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五)主要观点
对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必须上升到生命关怀的高度;要适应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实现生存方式的转型,即从传统的自在自发生存方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生存方式;教师生命化的生存状态必须是“诗意地栖居”,教师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发展。
(六)子课题
课改推进中存在问题研究;课改推进中存在问题与教师生存状态关系研究;课改推进中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研究;与教师生存状态相关的理论梳理和研究;课改推进中教师生存状态形成原因研究;课改推进中教师生存状态调整策略研究;
四、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创新程度
力求在教师生存状态理论建构、研究视野和教师发展等方面给后来者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理论意义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生存状态,属于教学论研究的生态论转向范畴,它是以教学生活世界中教师的生存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的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换。这一课题的理论价值主要就在于变革了教学论研究的思维,变革了教学论研究者研究角色和研究方法,发展了教学论研究,丰富了教学论理论体系。它的实践价值在于,由于生存论的观照,研究者对“什么是生存”、“生存为何”、“生存如何”、“生存何为”、“如何生存”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究,把教师生存状态从后台拉到前台,从遮蔽走向澄明,能有效解决课改进程中遇到的种种瓶颈性问题,从而推动课改稳步前进。
(三)应用价值
有助于教师树立完整的教学生活观,有助于教师自我意识的提升,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五、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
徐新民:《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省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研究》(省教研课题)《中学生学习思维方法研究》(省教研课题)
戴继华:《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省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研究》(省教研课题)《中学生学习思维方法研究》(省教研课题)
单冬旺:《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分析与实施》(南通大学立项课题)
姚 敏:《创新写作的策略研究》(省教研课题)
张 兵:《新课程标准下实施和谐英语教育的研究》(南通市十一五规划课题)
六、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课题组成员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每个成员都有从事课题研究的经历,都取得过丰硕的成果。成员全都是本科学历以上,有2人是教育硕士。有1人是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有3人是中学高级教师、6人为中学一级教师。有1人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1人为南通市骨干教师、3人为区级学科带头人。所有成员都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一线,对研究对象非常熟悉。
每个成员都有高度的责任心,学校对该课题也非常重视,研究时间能得到有效保证。
七、资料设备
目前已搜集到相关文献260余篇,专著1部。
八、科研手段
周密组织。课题由学校“一把手”主持,全校各科教师作为研究主体,把研究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有丰富的研究素材。
健全制度。总课题组每学期集中活动2-3次,子课题组每月活动1-2次。活动内容包括理论学习、整合资料、调整研究进程,推广阶段成果等。
规范运作。管理决策和调研工作分别由课题主持人、子课题负责人负责,做到资源共享,整体联动。
经费到位。按需投入经费,预先划拨专项科研经费2万元,必需时根据实际情况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