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思考(黄 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新课标背景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思考

 

 

开学初,笔者拿到了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了很大幅度的调整,对历史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就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来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首先对照课标,笔者发现,新旧课标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有了明显的区别。旧课标要求“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而新课标则要求“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如此不同的教学要求则决定着异样化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带给笔者更多不同的教学思考。

一、从知识与能力这个角度上看,笔者认为新课标背景下应淡化对《权利法案》基本内容的识记程度,但其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重要的成果之一,也应该有所了解,更何况它的通过标志着英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所以有知晓的必要。

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倒还是有理解和掌握的必要的。虽然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学生应重点了解的是整个1640年革命的过程,而非革命结束后的意义,但作为对世界历史有推动性作用的一场革命来说,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所以教师在讲解时既应重点突出对这次革命各个阶段的归纳和整理,又应加强对这次革命影响的分析,这样才会使学生对此有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也更有利于新旧课标间的衔接和过渡。

对于“光荣革命”,笔者认为也可适当加以拓展,通过对其基本史实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进而认识到整个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性。

而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虽然新课标有所要求,但因书本内容体现不多,又鉴于初中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解时不必为此过多加以解释,只需通过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它的确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从而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即可。

据此理解,笔者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本课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应重点把握:

1.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及其“光荣革命”的有关史实,了解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2.初步了解《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它的颁布标志着英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通过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分析君主立宪制意义的探讨,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从过程与方法这个角度上看,笔者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本课应以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的确立为主线,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这三个方面加以展开,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和理解归纳的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型历史记录片《大国崛起之英国篇——走向现代》的导言部分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探究问题的好奇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然后教师可通过一则材料,以新兴经济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代表的约翰一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材料和书本有关信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并通过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理清整个1640年革命的过程以及其后的光荣革命的有关史实,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轴的方式,使学生明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充满着无数的艰辛和坎坷。其后通过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其历史意义,并且举例加以说明。最后对照书本知识,并通过让学生畅谈约翰一家在革命后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来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并由此过渡到本单元其它各课有关内容。

三、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角度上看,笔者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着重加强对学生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确立,其过程是曲折而复杂的,它往往会几经反复,但胜利终究属于进步一方。进而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树立社会发展和战胜困难的信念,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上仅是笔者对本课教学的一些思考,其中还有很多值得去推敲的地方,期待着与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一起去探索和研究。

 

南通市第六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

 

分享: